en

新闻中心

国际教育项目提供商和创新教育实践者
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项目动态

流量边界的重塑在于用户需求

编辑:SWSU工商管理博士/硕士 发布时间:2022-01-12

互联网用户搜索「信息」和消费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显著改变,我们从各大域名的搜索量排名得出结论。

2021年,Cloudflare,国外著名的免费CDN网络加速服务公司,发布的年度回顾指出,Tik Tok挤下搜索引擎巨头Google,荣登2021年互联网流量榜首。

(淘宝的图片访问98%的流量都走了CDN缓存。只有2%会回源到源站,节省了大量的服务器资源。)

2020年,Google站在流量之巅,而偶尔触顶的Tik Tok 备受Z世代追捧,2021荣登榜首。往后依次是Facebook、微软、苹果和电商巨头亚马逊。

微信图片_20220114114642.jpg

Google日搜索量超35亿次,在全球搜索引擎市场占有份额超90%。并且Google域名提供了多种功能,如我们常用的谷歌翻译,G-Mail邮件,谷歌地图等服务。可以说,谷歌是全球互联网交通线路图上的中央车站。

如今,「短视频平台」Tik Tok一跃成为新晋的流量聚集地,是量化的积累,这一趋势其实早在国外普遍化了。

2018年谷歌调查显示,Youtube作为热门的视频内容网站,85%的Z世代用户使用Youtube搜索视频,半数以上表示自己通过视频内容学到了各类技巧和技能。

传统的搜索引擎网站,比较考验用户的“耐力”和“注意力”,我们搜索的结果页面一般会置顶几条推荐或者热门的搜索结果,以文字或图文的排布方式,最多换个文字颜色或者其他突出显示。而用户需要逐个点开页面,下意识地判断信息是否满足自己的需求,有时候点了多个链接,仍很难得到满意的答案。那么在有更佳选项时,音视频能更快捷直观地抓住用户的注意力,筛选信息。

微信图片_20220114114649.jpg

当然,视频平台的功能也在「快速迭代」,70%以上的用户偏爱60秒内的视频,如果超过了8秒,视频还没触碰到用户的痛点,就极可能滑到下一条视频。各大视频平台积极吸引内容创作者入驻,提供丰富的内容是吸引用户的首要前提,可以极大程度满足用户需求。不仅局限于娱乐消遣,各大平台积极地建立「学习区」,各类知识普及和教程类视频满足了人们的求知欲,好奇心,也帮助解决了很多网民们的生活小难题,如各类美食教程,美妆画法,社会常识,商业运营,思维和认知的提升等等。

当然,没有一个平台可以独占所有流量,很难用一个软件解决多类问题。年轻群体习惯了一套「精准的分类习惯」,拿国内举例,鬼畜和搞笑类视频搜索B站,文娱消遣去抖音,热搜和八卦去微博围观,种草产品搜小红书,刷完朋友圈顺便点开微信短视频。

由图文向视频转变的用户习惯,推动各类平台尤其重视大数据算法,通过用户的使用反馈快速建立「用户画像」,推算用户的喜好并展示对应的产品,一帧帧的动图或视频展示使得用户逗留更久,提高平台用户「留存率」,一步步的引流最终为提高平台业务成交量作铺垫。

微信图片_20220114114653.jpg

2021直播带货的江湖大起大落,抖音快速杀出一片天地,成为行业黑马,业内人士视其为与阿里匹敌的电商新贵。一个大IP后期的商业模式向广告和电商靠拢不是新鲜事。而几乎所有大平台发育的前期都依托资本进场,首先通过大IP获得平台的广告曝光,商家和用户两端构成了平台竞争优势的两端,投资为入驻的品牌方和商家提供了免费/优惠的流量曝光,又发起各类低价,补贴返现类的促销活动吸引新老用户。

如今Tik Tok不仅是Google的后浪,更是从Google/Facebook引流的系列电商服务站的竞争对手。当然无论是平台,品牌方和消费者用户,各层级之间的界限模糊化透明化,既是机遇也是挑战。言归正传,在迅速筛选匹配的背景下,能精准打动客户,提供超值产品和体验的产品才是王牌。

分享: